top of page
82301927_771686126686232_377574514764860

羅慶郎自然農場
​/羅慶郎 / 

2004年時,「艾利風災」為石磊部落許多農地造成嚴重損害,加上羅慶郎傳道的妻子因長期接觸農藥而罹癌,於是決心找出新的農耕方法,挽救土地與妻子的性命。當時年過半百的羅慶郎傳道前往韓國學習自然農法,並整合泰雅祖宗的智慧。用了三年時間研發出在地漢方資材代替化學肥料,成為石磊友善農法的先鋒。

IMG_4012.jpg

羅慶郎自然農場
 /黃月菊/

過去因追求農作產量及驅蟲,無論平地或山上的農民普遍都施行慣行農業,使用大量的化學農藥;雖然產量提升了,但問題也跟著來了,土地和人們都開始生病,其中也包含了石磊部落的羅媽媽(黃月菊)。羅媽媽罹癌成了羅傳道(羅慶郎,羅爸爸)接觸友善農耕的契機,為了老婆的健康,羅爸爸十幾年前開始學習施作自然友善農法,師法泰雅智慧、虔誠向上帝求,並向日韓自然農法取經,於是大地與人們都漸漸復原,羅媽媽康復後也一同投入友善農法的蔬菜種植。

67396930_620595145128665_4597225752599986176_n_edited.jpg

羅慶郎自然農場
/沈世偉/

「這裡雖然不是我長大的地方,但重要的人在,這裡就是家」
多年前透過同袍介紹,隊長認識了使用友善農法耕種的石磊部落,”堅持不使用農藥“對成長於另一個山頭,同樣也是農耕部落出生的隊長來說,簡直不可思議,原來不依靠化學,也是能種出漂亮的菜!
開始在石磊部落重新認識農耕,學習善待土地友善農法,而後更與部落的女孩結緣,組織家庭。從只是來學習的人,因為緣分、因為愛情,成為彼此重要的人,成為共同生活於這片土地的家人。

IMG_3980.jpg

高山鱒魚農場
/徐勝美耆老/

近八十歲的阿公哈用-徐勝美耆老為部落最健朗的長者,年輕時主要從事建築事業,在部落蓋了無數棟洋房,直到六十歲後意識到自己體力下降,為尋找第二專長,開始學習農業工作,種植水蜜桃與椴木香菇。當阿公從事農業工作後,發現不管水蜜桃或椴木香菇,都要與部落族人競爭,則會導致農產品滯銷,乾脆養殖鱒魚來避免和族人的競爭,因此投入高山鱒魚事業。
阿公說:「投入鱒魚事業是部落很陌生的產業,所以花費成本來學習養鱒魚工作。」時光飛逝,一轉眼養魚事業將要邁入二十年,雖然阿公養殖的鱒魚不多,但為生活帶來不同的經驗,例如與漢人朋友交往、學習等。阿公也看透養殖業的醜陋,現在自己零售賣魚就好,開心最好。

DSC00631-2_edited.jpg

豐收有機農場
/張美娟/

美娟媽媽認為部落除了發展有機農業外,更應該重視文化保存及推廣,因此五年前開始在部落推動公共事務,例製作麵包或饅頭發送給部落老人家,提供愛心餐等等。這兩年致力推廣傳統織布活動,並邀請部落媽媽一起共學製做衣服,為部落在傳統美學推疊新的經驗,也為部落傳統藝術文化加分。
擅長料理的美娟媽媽也推動在地風味有機蔬菜料理,更擅長蔬果的加工,運用各產季蔬果製作蘿蔔乾、泡菜、冷盤等。美娟媽媽有一個夢想,期待可以邀請部落媽媽們一起在部落推廣有機蔬果的加工品。

IMG_3988.jpg

多加有機農場
/江文平/

多加取自聖經,表示豐富的意思。多加農場在十六、十七年前在羅慶郎先生的協助下投入有機農業,由媽媽和大兒子(文杰)開始經營,當時不顧爸爸的意見投入有機農業,因此家人常常發生爭執。直到第八年爸爸接受有機種植之後,二哥(文平)才回到家裡一起務農。
五年前三弟也加入一同經營農場,而兄弟經營農場也為台灣極少數案例,儘管多數人不看好這樣的經營模式,但他們卻有不同的意見,兄弟們認為,愛,可以打造了奇蹟。如今,他們走過五年的共同經營,沒有爭執,只有相愛。

bottom of page